close

檢視相片
行車記實器名詞注釋篇

在選購行車紀錄器時,是不是常會被移動偵測、最低照度、輪回錄影這些沒看過的名詞給搞得霧煞煞的?本篇我們條列一些經常使用名詞來為列位作個申明囉!

3D重力感應器:若是行車紀錄器內建有重力感應器,在行車同時可以在影像檔案中同步記實XYZ三軸標的目的。當車輛産生碰撞時,可以記錄是哪一個偏向的撞擊情形、甚或是追撞、碰撞等挨次,同時會主動將撞擊前後一定秒數的影象(約10~30秒間)零丁錄製起來,避免因為輪回錄影而被覆蓋過去。

AV-in:AV影音訊號輸入,配備螢幕的行車記實器才會有的功能,可用來外接倒車鏡頭、數位電視或多媒體播放器,再透過螢幕來旁觀影音內容。

AV-out:AV影音訊號輸出功能。可以把行車記錄器所錄製的影音內容,透過AV端子線輸出至電視或其他影音播放器材來旁觀。

AVI:未經緊縮的影片存檔格式,多利用在中低階機種。檔案容量較大,1GB約能錄製25~40分鐘擺佈。

CMOS:中低階機種經常使用的感光元件,功能相當於相機的底片。相較於CCD而言,拍攝畫面的鋒利度較差、色差較大,夜間拍攝時也會因為雜訊較多而品質較差,但優點是低本錢、低耗電。

CCD:行車記錄器內的感光元件,每每是一萬元以上的高階機種才有機遇看到。拍攝出來的影像鋒利度高、色采飽和,夜間拍攝的影象也更為清晰。

GPS軌跡:有的行車記實器內建GPS晶片,可以領受衛星訊號記錄行車軌跡,以後調出影象資料時可以與電子地圖相互比對,如拍攝的畫面是位於哪條街、哪一個路口。行車記實器內的GPS軌跡平日不具有導航功能,且供應此功能的機種多半也有配備G-Sensor系統。

G-Sensor:請參照「3D重力感應器」。

MPEG 4:用於影像檔案的低失真壓縮編碼標準,首要目標是減少行車記實時所佔用的記憶體容量,但又不克不及因此而損失太多畫面細節。如H.264是行車記實器經常使用的一種壓縮編碼,容量約為未緊縮AVI檔的1/2~2/3間。但因為行車記實器是處於邊錄製邊緊縮的情形下運作,微處置器需有必然的程度,是以中高階以上機種才具備此項功能。

TFT:指的是行車記錄器上的螢幕,一般為1.5吋~2.5吋間,可當即回放錄影畫面,或是搭配倒車鏡頭利用。若是有AV影消息號輸入,還可毗連數位電視或多媒體播放器來欣賞電視或影片。

每秒幀數(FPS , Frames per Second):暗示該行車紀錄器每秒能記實若幹張畫面。由於影片播放時是利用人類視覺暫留的特征,將靜止畫面一張張地快速連放,到達動態影象的結果。所以FPS愈高、影象體現也愈流利。一般機種多為25~30張之間。

檢視相片
右下角加圈處就是時候戳記,一般可紀錄到「秒」

時候戳記:行車記錄器的根基功能,在影片角落處(每每是右下角)打上錄製的日期與時候。

視角:透露表現鏡頭所能記錄的角度,通常視角愈寬,能看到的視野或景物也就愈廣。視角的界說,是以「鏡頭中心點」到「成像平面臨角線兩端」所形成的夾角,一般行車記實器標準視角為70度,強調廣角的機種可達120度以上。

解析度:指的是行車紀錄器所錄製畫面的細節分辯能力,解析度愈高、錄製的畫面也愈大愈清楚,可是佔用的記憶容量也很可觀。一般機種的解析度多在640×480以上。

望遠功能:一般行車紀錄器多搭配3.6mm的標準鏡頭,但為了特定用處(如揭發達人),也會有搭配6mm的鏡頭,在拍攝車牌、用路人的畫面會更清晰,但會縮減拍攝視角。

邊充邊錄:當行車紀錄器透過點煙器充電時,依然可以或許延續運作而不會間斷。

電門連動On-Off:當行車記實器與點煙器毗鄰在一路時,會偵測到汽車引擎啟動,而主動開機進行錄影。當引擎熄火後,行車記實器也會主動存檔並關機。

錄影時候:行車記錄器在錄製一段時間後,就會將影音內容轉存成一支影片檔,然後再繼續往下錄影,避免産生檔案毀損的問題時,會讓悉數的行車錄影過程都失效。中高階以上的機種可以自行設定錄影時候,每每為5~30分鐘不等。

後錄:當行車記錄器與點煙器毗鄰,在引擎熄火後,可遵照個人需求選擇讓行車記實器繼續往下再錄製一定時候。此功能是避免當車輛發生碰撞而使電力系統損毀時,行車記實器仍能繼續往下錄製作為蒐證之用。

移動偵測:當行車記錄器位於待機狀況下,假如視角內呈現消息,行車紀錄器就會啟動錄影,將視角內畫面拍攝下來。可以將具有此功能的機種當做車內的看管開麥拉使用。

位移偵測:請參照「移動偵測」。

影控功能:請參照「移動偵測」。

最低照度:示意該行車記實器在該照明強度以上的情況,可以拍攝出清楚可辨的影片。一般機種的最低照度為1 Lux(勒克斯,1勒克斯=1流明/平方公尺),而強調夜視功能的機種可達0.1~0.5 Lux。

輪回錄影:當記憶卡容量用罄,行車記錄器會刪除裡頭最舊的影像檔,以增加記憶空間,並繼續紀錄新的行車影像資料。此功能只有在中高階以上的機種才具有,沒有「輪回錄影」的機種在記憶卡存滿後會停止錄影,必需手動刪除或購買更大容量的記憶卡的體例來因應。

手動刪除:低階行車記實器通常沒有循環錄影的功能,當記憶卡容量存滿後,行車記實器會終了影象錄製,必需將其連接上電腦刪除裡頭的檔案,將容量空出後,行車記錄器才能繼續運作。

檢視相片
抗炫光:如圖中這台摩托車車牌加裝LED燈,幾乎看不清車牌號碼了

抗炫光:也稱為耀光,通常是在夜間攝影時,車燈、路燈等光源因為光暈發散,掩蓋了周遭部門面積的區域,沒法為鏡頭所辨識出來,若有人在車牌上加裝LED燈便常讓後方的行車紀錄器沒法拍出清晰號碼。抗炫光的機種可以按捺如許的現象。

續航力:指的是當行車紀錄器純以電池供電時可以或許連氣兒運作的時數。以無法邊充邊錄的機種而言,一般續航力約在1~1.5小時擺佈。

夜視功能:強調具有夜視功能的機種,平日是提升感光元件(如CCD或增強型CMOS)、加裝LED補光燈或是增添紅外線功能。但後面二者如利用在房車內,在夜間發出光線時,反而會因為前檔玻璃的關係而產生燈光倒影,反而會下降錄相品質。除非是要應用在摩托車或裝在房車外面才考慮如許的機種。

存儲消耗:因為各款行車記實器所錄製的影象品質、設定參數都分歧,所以消耗記憶體的速度也紛歧樣。比方說標示為「1GB/30分鐘」的機種,透露表現1GB的記憶卡可以錄製30分鐘的內容,若是購買4GB的記憶卡即可錄製到120分鐘的行車記錄了。

前檔附著式:在房車內固定行車記實器的一種體例,凡是分為「吸盤式」及「黏貼式」,後者以魔鬼氈來進行黏合。

室內照後鏡夾式:在房車內固定行車記錄器的一種體例,可將行車記實器夾在後照鏡處,或是夾在遮陽板上。

漏秒(掉秒):在將影音內容轉存成AVI檔寫入到記憶卡,或者在「循環錄影」籠蓋舊檔案的時候,會因為功課延遲的關係,致使每段檔案間可能會有2秒~10秒不等(視機種而定)沒有錄製畫面的空檔,這段空檔俗稱為「漏秒」。固然在這段時代産生狀態的機率其實不高,但仍有的機種強調「不漏秒」,平日是以內建NAND記憶體來加速檔案存取的效力。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news/%E8%A1%8C%E8%BB%8A%E8%A8%98%E9%8C%84%E5%99%A8%E5%90%8D%E8%A9%9E%E8%A7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xyz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g0tptay 的頭像
    vrg0tptay

    dwt2lsamfergu

    vrg0tpt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